深挖人才蓄水池 汇智发展新动能|中餐学院四名老师入选省市人才工程
9月14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关于公布2022年度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名单的通知》,中餐学院院长刘雪峰名列其中。该荣誉称号2022年首次设立,刘雪峰是我院第一批唯一入选者。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作为山东省高技能领军人才进行管理,可申领“山东惠才卡”,享受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可参加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组织的技能人才考察、咨询、研修培训等活动。经认定并取得“山东惠才卡”的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享受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有关政策待遇。
刘雪峰,中餐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教授,山东省劳动模范,齐鲁首席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烹饪大师。
7月11日,山东省财贸金融工会、山东省饭店协会下发《关于公布2022年度“鲁菜大师创新工作室”“鲁菜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站”的通知》,中餐学院面点专业教师米国红申报的“山东省鲁菜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站”成功入围。
米国红,中餐学院面点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共党员,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烟台市首席技师,山东省首席技师,中国鲁菜烹饪大师,中国国宴大师,中国面点大师。
7月1日,烟台市人社局下发《关于对2022年度烟台市首席技师候选人的公示》,中餐学院烹调专业教师林国明名列公示名单。
林国明,中餐学院烹调专业教师,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财贸金融系统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烟台市首席技师,中国烹饪大师,中华烹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名厨,多次获得省市全国烹饪大赛金奖。
6月17日,烟台市轻工集体企业联社下发《关于首届烟台市工艺美术大师评审结果的通报》,中餐学院特邀面塑教师贾雨萍顺利入选。
贾雨萍,中餐学院面塑教师,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胶东花饽饽习俗)代表性传承人,烟台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烟台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山东工商学院美育教师,栖霞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协会理事。其作品在各类大赛中多次获奖,被济南青少年宫、山东省文化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收藏,被央视等十几家媒体宣传报道。
近年来,中餐学院始终把培育开发优秀领军人才摆在突出位置,以“四个创新”为抓手,坚持“推赛育引”并举,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汇智聚才。
拓宽育才渠道。为加快培养技能精湛、素质优秀的“大国工匠”,打造学科带头人,倡导“四个创新”: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技能服务方式,创新成果转化方式,多措并举打出引才育人“组合拳”,不断凝聚人才强磁场。
强化靶向引才。针对行业发展前沿,摸排专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提前画像、优先设岗、按图索骥,高质量引入专业急需紧缺人才4名,面向社会公开考核招聘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9名。
凸显主体作用。深入一线走访调研,了解掌握人才需求,出台“中餐英才”培育计划,对内用足用活政策,对外积极衔接,力争形成上下贯通、左右逢源、相互协作的人才培养体系。
打造人才塔尖。紧扣人才的选拔、培养、激励三个环节,系统谋划、重点突出,初步建立了一套体系完善、科学规范、实施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人才勇于创新、勇于进取,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转化为成果,成果转化为效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战场上当主力、唱主角、建新功。
发挥辐射效应。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影响力,积极开展人才“传帮带”,鼓励参评“名师”“名匠”“名厨”,强化后备人才培养;鼓励人才深入行业企业、乡村振兴等一线,有效促进优质人才资源下沉。
强化氛围营造。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强化人才导向,加大人才宣传力度,营造敬才爱才用才的良好氛围。要求各专业教研室细化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和培养路径,持续抓好重点人才培养跟踪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