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联合开展的2024年度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结果近期予以公示,经相关单位推荐以及专家评审,最终全省确立了20个资源建设推介项目,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联合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烟台市地方史志研究院)申报的“VR资源科技助力红色精神培根铸魂——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实践案例”成功入选数字传播类项目。近年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力量根基作用,与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烟台市地方史志研究院)合作共建校内红色文化育人基地——1200平方米的红馆,以胶东地区的革命历程为主线,通过图文展陈、浮雕、音视频、红色书籍、革命实物等,构建了沉浸式、情景式、互动式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引进了两台VR行走平台、50台VR交互眼镜,收录70所国家级爱国教育场馆VR资源包,让学生足不出户全场景式地上好思政课,让思政课变得看得见、可触摸、能感知,让“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教学理念在城院扎实落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院重视构建思政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实施课堂教学“主渠道”和日常实践教育“主阵地”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学生课上开展思政学习、理论宣讲,课下举办思政主题实践作品征集、拍摄思政微电影、“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作品、AI思政作品创作、红歌比赛、红色运动会等活动,延伸思政课堂链条。同时,坚持“以学习奖励学习”的激励理念,选拔出的优秀学员可获得拜访抗战老兵、进行校外研学的实践机会,以更加创新的形式扩大“大思政课”的学习参与面,全场景、深体验的沉浸式思政学习模式在城院有效推广,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不断向好发展。截至目前,城院特色的课程模式和红色活动,已得到学习强国、山东教育发布、闪电新闻、烟台教育、大小新闻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弘扬胶东红色文化 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的红色文化育人模式被山东省政研会推荐发表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公众号上,并被齐鲁晚报报道。发挥了红色文化育人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学院将以此次入选全省优质资源建设推介项目为契机,以红馆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不断探索VR资源赋能思政教育新模式,持续打造独具城院特色的红色文化育人特色品牌,使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教学更加融通,扎实推动“大思政课”教育理念走深走实,不断开创学院思政课建设新高度。
为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1月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于红馆红色教室组织开展了一场面向全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和辅导员的集中学习培训活动,全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齐聚一堂,共启知识充电之旅。培训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疆辉带领全体教师与辅导员们共同深入学习了《学习语|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 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 在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以及《全国政协举行新年茶话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等重要文件,让大家及时了解了国家发展战略与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以便在日常思政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中,传递时代强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廉洁意识。随后,思政教研室主任刘琳领学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激昂的话语、殷切的期盼,点燃了在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热情,更加坚定大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决心。最后,王疆辉院长带来了干货满满的讲座——《厚植情怀 勇担使命 上好思政课》。王院长结合自己参加中宣部、教育部全国马院院长轮训班的所学所悟,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她强调,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特殊使命,一方面要深入钻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精准把握思政课的政治导向;另一方面要全面洞察学校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创新思维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做到“马院姓马”,坚守政治灵魂,让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校园扎根;“马院在马”,夯实学术根基,用扎实的学术研究支撑思政教学;“马院言马”,勇担育人重任,把马克思主义真理讲深讲透。此次集中学习培训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全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和辅导员的教育心田,是大家合理利用假期生活规划未来方向的领舵者和航向标。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力前行,不断开创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山东省第十七届大学生运动会获奖有关情况的公示》,我校在本届大运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教师韩志朋荣获“突出贡献奖”,同时韩志朋、宁况况、徐宗印三位教师在科学论文报告会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荣誉。乒乓球项目取得了女子团体第五名、女单第六名和女双第七名的优异成绩,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山东省第十七届大学生运动会于2024年9月至11月成功举办,是全省规格最高、竞技水平最强的学生体育盛会。本届大运会由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体育局主办,鲁东大学承办,全省150余所高校的近万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本次比赛是我校自建校以来首次参加,我校在本届大运会上的优异表现,充分展现了学校体育工作的优异成果,也是对我校体育工作成效的一次有力检验。这些成绩的取得,必将进一步推进我校体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校园群体活动的广泛开展,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我校将继续秉承“体育育人”的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用好“社会大课堂”,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12月26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签约揭牌仪式在高新区马山街道海天社区举行。海天社区党支部书记初君梅、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疆辉、思政教师和社区代表共同参加本次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疆辉在致辞中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此次签约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增强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效果的有力支撑,是帮助学生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理魅力和实践伟力的有效途径。海天社区党支部书记初君梅在致辞中强调,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开门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是海天社区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借此次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契机,实现区校携手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结合,创造协同育人思政品牌,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疆辉与海天社区党支部书记初君梅共同签署《“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并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签约仪式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教师代表王亚楠同志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学习“活力工间操”,帮助社区人员释放压力、提高工作效率,赢得了现场社区人员的一致好评。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根据合作协议,继续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发挥好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打造具有城院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中的思政元素,不断完善“大思政”建设总体布局。
近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曲阜师范大学承办的山东省第五届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在曲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省156所高校的1940名高校体育教师同场竞技。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积极参赛备赛,在比赛中展现出了卓越的专业技能与教学风采,荣获多组别奖项。我校教师刘艺、徐宗印、王亚楠老师分别获得田径、篮球、武术项目二等奖,初宇驰、宁况况、韩志朋、玄鑫鑫分别获得武术、篮球、田径项目三等奖。本届大赛专业基本技能包括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套路、体操、健美操等十个项目,男、女按照年龄分为甲、乙、丙三个组别,是历届赛事中参赛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此次大赛是对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一次大练兵、大展示,也是加强高素质、专业化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抓手。近年来,山东城院高度重视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将体育建设作为“五育并举”方针中的基础一环强抓落实。通过此次比赛使体育教师们积累了经验、增长了见闻、提升了技能。全体体育教师也必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勤加训练,提高综合素质,为日后各类比赛和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持续的保障。
11月15日,在威海举办的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山东赛区(高职高专组)省赛落下帷幕,我校文化与创意学院学生陈奕如、殷允梁和尹相彤团队的参赛作品《A Welcome Dinner》获得了三等奖。“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SNICC)(以下简称“大赛”)于 2023 年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3 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正式竞赛目录。大赛旨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文件精神,以“坚定文化自信 增进国际理解”为主题,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理念,为高校师生搭建一个展示跨文化能力风采、交流跨文化教学经验的平台。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将继续加强大学英语建设,旨在教授英语语言技能同时,注重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情怀,以课程思政、社团活动等为载体,强化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组织开展“踔厉奋进行致远 惟实励志向未来”主题党日暨新学期部门工作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 召开新一届支部委员会会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召开换届选举大会
山东城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共建思政红色育人新模式
校际交流促提升 考察学习共成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进行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