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与创意学院学子赴清泉康养中心开展“朝晖守护夕阳·晚霞这边独好”敬老月志愿服务活动

2025-10-28

  为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文化与创意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组织“有力量”志愿服务队,带着满腔热忱走进清泉康养中心,开展了一场充满温情的重阳助老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当日,康养中心里暖意流淌,笑语盈堂。志愿者们分成多个小组,紧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与兴趣爱好,精心设计并开展了多项暖心服务与互动环节。  在“巧手制锤,艾暖身心”环节,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向老人们介绍了艾草锤的养生功效与制作方法。他们手把手地指导老人们将艾草放入布袋,仔细捶打成型,再用棉布包裹、用彩绳缠绕固定。老人们兴致盎然,时而专注聆听制作要领,时而动手实践操作,整个现场洋溢着温馨专注的氛围。不一会儿,一个个充满艾草清香的养生锤在老人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制作完成。老人们手持自己精心制作的艾草锤,轻柔地敲打着肩颈穴位,脸上绽放着满足的笑容,不住地赞叹这个活动既有趣又实用。  与此同时,“爱心美容,指尖传情”小组也在忙碌着。具备专业技能与丰富知识的志愿者们,以轻柔而细致的手法,为有需要的老人进行基础的面部清洁与护理,让老人们在温馨的氛围中舒缓放松。另一部分志愿者则以无比的耐心与细心,为老人们修剪指甲,他们手法轻柔,一边修剪一边与老人亲切地唠着家常,关切地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点滴。一位奶奶紧紧拉着志愿者的手,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光,深情地说:“这些孩子真是太贴心了,就像我自己的孙子孙女一样,心里觉得特别暖。”  除了这些特色服务,志愿者们还分散到老人中间,陪他们散步、聊天,认真倾听他们讲述往事与心声,关切地了解他们在康养中心的生活情况。年轻学子们的到来,如同春日里的暖阳,为平日里清静的康养中心注入了勃勃生机与蓬勃朝气,老人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如花儿般幸福的笑容,整个中心沉浸在一片温馨和谐、其乐融融的氛围之中。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清泉康养中心的老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更让文化与创意学院的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的价值与快乐。  他们在亲身实践中,不仅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更深化了对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传统美德的理解与认同。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用行动传递爱心与温暖,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让尊老爱老的美德在社会持续传承与发扬。

展师者风范,铸健康体魄:文化与创意学院在校教职工工间操比赛中斩获一等奖

2025-10-28

  秋高气爽,阳光和煦。为庆祝建校60周年,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学校10月27日在操场隆重举行“强身健体展风采,乐享运动向未来”教职工工间操比赛。我院教师代表队凭借出色的表现,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比赛一等奖,展现了文创教师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比赛当日,操场上气氛热烈。老师们身着统一服装,伴随着冲锋号的响起,老师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跑入赛场。随着工间操音乐的响起,队员们动作标准规范、整齐划一,伸臂、扩胸、转体、踢腿……每一个动作都刚劲有力,张弛有度,既体现了工间操的力与美,又融入了文创人的优雅与自信,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与热烈掌声。  这份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学院的高度重视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在备战比赛期间,参赛教师们克服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困难,利用课余和工间休息时间,积极组织、认真排练,反复打磨每一个动作细节。从生疏到熟练,从个体到整体,他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在协作中增进了同事情谊,凝聚了强大的团队向心力。  此次夺冠,不仅是对学院教师团队协作与体育风采的肯定,更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号召、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实践。它充分证明,文创学院的教师们不仅在学术领域追求卓越,在身心素养与团队建设上同样力争上游。  赛后,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把比赛中焕发出的热情与活力,转化为爱岗敬业、锐意进取的强大动力,以更加强健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学校的教育事业中,为学校六十华诞献礼,共同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文化与创意学院开展教研活动-聚焦课程思政建设

  10月21日下午,文化与创意学院在美容实训室举行了一场课程思政教研活动。林晓雯老师结合近期参加“国培计划”研修班的学习体会,以“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教学实施”为主题作专题分享,学院全体教师及辅导员参加,活动由院长宋雁鸣主持。  林晓雯老师带领全体教师回顾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文件要点,强调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必须面向所有课程、所有教师、所有教学环节,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  结合研修所得,林晓雯总结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四条可行路径:项目驱动式、情境体验法、认知冲突法、学思行创四阶模式。林老师提出,课程思政不应是“一门课的单打独斗”,而要建立“课程群”协同机制,将专业课按照“知识链—能力链—价值链”区分,将同一价值链目标分解到不同学期、不同课程,形成“铺垫承接、深化拓展、融合创新”的纵向贯通和“横向互补”的协同格局,避免重复、遗漏与脱节。  关于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评价,林晓雯介绍了过程性、表现性、结果性“三维评价”做法:过程性通过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记录学生参与项目、讨论、调研的活跃度;表现性采用情景测验、作品展示、路演答辩等方式,观测学生价值判断与职业素养;结果性在课程结束后发放价值认同问卷,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了解专业学习对其职业行为与社会责任感的长期影响。  整场分享内容详实、案例丰富,对进一步推进文化与创意学院课程思政全覆盖、提升教师教学设计水平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宋雁鸣院长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林晓雯老师的分享为国培成果落地开了个好头。下一步,学院将紧扣课程思政全覆盖目标,持续完善制度、丰富案例、打磨课堂,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后续学院将依托国培成果转化,持续深化教师培训与课堂改革,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25-10-24

朝晖守护夕阳,银龄绽放芳华|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文化与创意学院 “有力量” 志愿服务队御花园养老院暖心行

  当青春力量邂逅银龄岁月,一场关于爱与传承的暖心故事在御花园养老院温情上演。2025 年 10 月 19 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文化与创意学院“有力量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烟台市“敬老月”中国(烟台)银龄文化艺术季,走进御花园养老院,以多样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们送去秋日里的暖心陪伴。  艾草锤寄情,指尖暖意传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与老人围坐一桌,手把手教老人们制作艾草锤。裁剪布料、填充艾草、精心缝制…… 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心意。老人们专注的神情与志愿者耐心的指导交织,一个个精致的艾草锤在欢声笑语中诞生,既承载着养生的妙用,更凝聚着代际间的温情牵挂。  按摩抒关怀,细节见真意  “婆婆,您这个肩膀平时会不会酸呀?”“爷爷,您觉得这个力度可以吗?” 志愿者们化身 “按摩小能手”,细心地为老人们按摩肩颈、手臂。一个个轻柔的动作,一句句关切的询问,将真挚的关怀融入细节,让老人们在舒适的体验中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温暖。  红歌忆往昔,欢歌颂温情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熟悉的旋律在活动室响起。志愿者与老人们一同唱响红歌,激昂的歌声中,是跨越年代的情感共鸣。老人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志愿者脸上洋溢的热情,让红色记忆在歌声中焕发光彩,也让现场成为欢乐的海洋。  特长共学习,代际共成长  在老年社团的“特长课堂” 上,志愿者们变身 “学生”,跟老人们学习他们的拿手绝活 —— 或是灵动的花棍技艺,或是精巧的手工创作。老人们娴熟的技巧与耐心的传授,志愿者们认真的学习与真诚的赞叹,构成了一幅 “老有所乐,少有所学” 的美好画面,让代际之间的交流在互动中愈发深厚。

2025-10-24

文化与创意学院教师党支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9月13日,文化与创意学院副院长宋雁鸣同志向教师党支部宣讲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领全体党员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宣讲过程中,宋雁鸣同志紧密围绕二十届三次会议的公报和决定,带领全体党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理解,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坚定把握七个聚焦,持续推动改革进程。同时,宋雁鸣同志还引领全体党员教师深入学习《决定》中关于教育的论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她强调,全体党员要深刻把握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确保思想和行动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要结合文化与创意学院的实际情况,积极担当起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她指出,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交流了各自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大家一致认为,全会提出的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为学院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文化与创意学院教师党支部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学院实际,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创新精神足的教师队伍,为实现学院的长远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青春心向党,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时

9月13日,文化与创意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孔筱丹向学院学生党支部及团总支成员宣讲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宣讲中,孔筱丹紧密围绕全会《决定》,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释。她从全会的重大时代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以及全会精神对青年学子的启示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宣讲。孔筱丹强调,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这标志着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宏伟序幕已经拉开。她呼吁大家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并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员教师们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学院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呼唤新时代青年奋发有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令我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肩负着重大责任和使命。”团干部万蕊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深入学习和理解全会精神,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去贯彻全会精神,努力学习,不负青春,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发展建设中。

启航新篇章,共绘创意蓝图——文化与创意学院举行进行教师试讲教研活动

为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完成角色转变,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2024年9月10日,文化与创意学院举办了一场新进教师试讲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数媒专业的三位新进教师以及一位形象专业的教师进行试讲,他们分别是栾亦雯(数字音视频技术)、韩文绕(图形图像处理)、矫宇晴(摄影摄像技术)和刘炳蔚(化妆品学)。活动由文创学院负责人宋雁鸣主持,她首先指出作为一名教师要锤炼师德师风,新进教师对于学院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涵养学生的品德。她指出,试讲活动不仅是对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检验,更是促进教师成长和交流的关键平台。       接下来,四位老师分别进行了专业课的试讲,她们从各自承担的主干课程教材中精心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在 15 分钟的时间限制内,呈现出内容完整、结构严谨的主题课程。试讲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技术,充分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高度的责任感。试讲结束后,各教研室资深教师进行了点评和提问,与新进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大家普遍认为,此次试讲活动不仅展示了新进教师的教学实力和风采,也为学院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学院负责人宋雁鸣表示,未来将不断地组织教师磨课研课活动,为新进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机会,并期望所有教师能够持续学习、不断进步,为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与创意学院开展2024年新进外聘教师试讲活动

  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新学期教学工作安排,文化与创意学院于8月30日下午举行了新进外聘教师试讲活动。本次活动有3位外聘教师参加试讲,邀请教务处教师宿芳参加,文化与创意学院副院长宋雁鸣、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曲娜、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吕品磊和专业骨干教师、教学干事及2024年新入职教师也参加了此次试讲活动。  试讲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并针对各自领域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赢得了现场教师的认可。试讲结束后,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分别对各自的专业教师进行点评和细致反馈。最后,宋雁鸣强调外聘教师也是学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秉持“四有好老师”的理念,立德树人,正向引导学生;外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熟悉学院教学的环节和流程,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她还指出,外聘教师要积极融入学院的文化氛围,与校内教师共同合作,共同推动学院的发展。文化与创意学院此次试讲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新进外聘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教学能力的平台,也为学院的教学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