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良好的心境,个体在这种状态下,其认识活动、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正常的适当的调控能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具有高效、快乐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应保持稳定协调的情绪、正常的智能,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心理健康的具体衡量标准如下:
1、智力正常: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均属正常。
2、情绪稳定: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和满足感,情感协调、心胸宽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
3、意志健全:在意志行为中,有好奇心、勤奋、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和坚定性。
4、行为协调:意识与行为一致、言行一致,思维与行动统一、协调、反应适切。
5、适应环境:能根据客观情况调整自我,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6、热爱生活:具有强烈的生存现实感,勇于尝试,能从失败中看到成功。
7、人际良好: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中保持独立人格,并能客观评价他人。
8、反应适度:对各种刺激都能做出相应的反应,既不反应过激,又不迟钝。
三、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任务
青春期是心理发展的高峰阶段,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青年初期自我发展的重要课题。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会指导和支配青年人的志向和行动,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和成人意义重大。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应当包括:
1、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要实事求是。
2、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
3、学会正直、善良、真诚、勤奋。
4、学会勇于承担责任和有爱心。
5、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