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四)】萤萤微光,点亮乡村振兴之路--“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
夏日的烟台,烈日炎炎,正如青年人如火般的热情。为响应国家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发动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基层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智能制造学院“萤光”“青耘”服务队同学们积极响应,先后奔赴牟平、福山等地进行实践考察,大家如火如荼的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服务队以 “服务基层、增长才干、助力发展” 为宗旨,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实践活动。在这片充满活力与底蕴的土地上,大家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知识服务群众,在实践中收获成长,也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烟台福山区和牟平区作为烟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探索与实践。福山区以特色农业、工业制造为支柱,牟平区则在生态旅游、海洋经济等领域颇具亮点。去志愿服务活动前,团队进行了明确分工,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的情况认领工作内容,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福山区张格庄镇实践:充分调研了解,做好产品宣传
抵达福山区后,团队首先来到了张格庄镇。这里是当地著名的樱桃种植基地,樱桃结果和成熟周期较短,所以需要尽快的完成采摘和销售。每年的销售环节为重中之重,如何让大家认识并了解张格庄樱桃及其产品种类、特点便尤为重要。服务队的同学们深入田间地头,仔细观察樱桃树的生长状况,向种植户详细询问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各个种类樱桃的成熟期及其果实特点并一一做好记录。
同学们还通过走访福山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了解当地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情况。随后通过讨论交流进行短视频创作,让更多的人们了解福山区的企业和张格庄镇的樱桃,为樱桃销售挖掘潜在客户。
另外,利用直播的便捷,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在樱桃成熟季通过直播的形式为当地樱桃进行直播带货,成交数十单,不仅为当地增加了经济收入,还锻炼了直播技能,丰富了自身阅历。
(二)福山区臧家庄实践:墙绘助力乡村,探寻生态发展
在臧家庄仙人埠村,团队将实践重点放在了墙绘和乡村生态文化发掘。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村委会的墙面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乡村振兴的相关内容展开绘画创作。一部分同学开展走访调研,一部分同学帮忙除草和清扫垃圾,一部分同学到田间地头对农副产品进行视频的录制和剪辑。
(三)为“樱桃红”注入“青春流量”
仙人埠村书记张奎在微信直播和小红书等媒体进行直播带货,有丰富的带货经验,通过与张书记的交流我们志愿服务队也收获颇多,大家对直播带货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仙人埠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对于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队员们走访了村里的村干部、村民以及旅游从业者,与其进行交流后了解了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当村里的老大娘见到我们时亲切的与我们攀谈:“你们又来啦?这么热的天真是难为你们小青年了,下次来的时候一定告诉我一声,我给你们包饺子吃......”老人们的质朴与热情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志愿者,让大家真真切切体会到三下乡的内涵和真谛。
两个月的实践短暂却充实。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在基层这个大课堂里,增长了见识,锤炼了本领,更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内涵。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挖掘乡村的生态之美、文化之韵,助力其焕发新生机,是时代赋予青年的光荣使命。“萤光”服务队的实践脚步不会停歇,他们的青春力量,将持续为烟台的乡村振兴画卷增添亮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