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文化+科技+商业”产教融合新范式:文化与创意学院赴桐林1978文化教育产业园洽谈合作

  2025年9月11日下午,文化与创意学院副院长宋雁鸣带领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影视编导专业教师团队赴桐林1978文化教育产业园进行参观交流。并就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洽谈。这场从校园延伸至产业一线的参观活动,旨在推动学院专业教学与艺术产业深度融合,更为专业教学与产业需求对接提供了鲜活样本。


d9c3d975bda9a78731f6c3864b3c58d9.jpg


  桐林1978文化教育产业园创立于2017年,坐落于烟台市莱山区桐林路,项目载体30000平方米。定位以教育为主打,搭建配套综合化的商业服务,打造烟台一站式优质全时素质教育园区。自项目启动运营以来,扎根烟台莱山行政中心与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构建起特色鲜明的文化教育艺术融合平台。园区汇聚四大核心业态:文化板块、素质教育板块、在地文化、园区平台管理。以“艺术与商业的深度融合”为核心路径,积极探索商业地产及城市商业不良资产去化的有效解决方案,为城市空间的更新与活化注入新动能。


01e52880b7d28da743cf4eb506b271aa.jpg


  参访全程由桐林1978文化教育产业园总经理王晓丽(Lianawang)、烟台女画家协会主席隋淑霞、著名策展人阿非、1978运营部经理林海燕、犀牛唱片主理人丁楚翰、布里艺术馆执行馆长方典祥、八仙咖啡主理人王效武共同陪同。一行人实地参观了艺术家工作室、犀牛唱片公司、芒果运营中心、布里艺术馆等核心区域,同时详细了解了园区艺术作品的场景化应用,直观感受园区“文化赋能空间”的运营特色。


b0b51e7132928c8a0476634635695999.jpg


  随后的专题分享环节,产业园负责人聚焦核心实践成果,从三大维度展开深度讲解:

1.拆解文化与商业的融合路径,以展览IP为典型案例,详解文化资源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落地模式与操作细节;

2.阐释文化赋能商业、商业反哺文化的闭环运营逻辑,结合园区实际案例,说明该模式对提升城市文化能级的具体作用;

3.重点分享与华为的合作经验,从合作契机的挖掘、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的落地,到技术赋能下园区文化商业业态的升级成效及未来规划,全方位呈现产业园在文化+科技领域的前沿探索,为参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产业实践样本。


241f8e600f2893fae6f7ff8ee2097c0b.jpg


  宋雁鸣副院长代表学院,系统介绍了数字媒体、影视编导、环境艺术三大核心专业的办学特色——如数字媒体专业的技术实训体系、影视编导专业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环境艺术专业的在地化设计实践,同时分享了各专业近年教学成果与过往校企合作经验,并明确提出两大合作诉求:共建“文化+科技”实践基地,以及联合开发适配产业需求的特色课程。这一设想与园区“以产业实践反哺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迅速引发双方共鸣。


8e80874790de466857a892e04583f591.jpg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为学院提供了“零距离接触产业前沿”的窗口,更凸显了校企协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未来,双方将围绕课程共建、实践基地运营、学生实习就业等领域的合作等课题深化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