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师能担使命 铸魂育人砺初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思政课教师教学业务培训
为扎实推进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与政治素养,2025年10月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红馆红色教室组织召开了思政课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培训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疆辉主持,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
培训伊始,聚焦“师德师风”建设,由丛淼老师带领全体教师重温《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与会教师现场签订了意识形态工作承诺书,进一步强化了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站位和使命担当,为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分享交流”环节,杨鑫、郭娜两位老师分享了参加2025年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班的学习内容与心得体会,结合在研修过程中对思政课案例选取、全媒体时代发现故事的方法以及课堂结构化研讨的应用等问题的思考与感悟,为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前沿理念和创新思路,引发了在场教师的深切认同和热烈讨论。
“集体学习”环节内容扎实、紧扣实际。邢子萱老师布置《大中小学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工作方案》;孙小俊老师领学“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思政大课备课组的教学反思与专家点评,为接下来打磨思政金课提供备课思路;刘琳老师传达了《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并就落实通知精神进行安排部署,以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最后,王疆辉带领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同时,对假期及开学以来的思政课教学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精准指出了在教学内容深度、教学方法创新及课堂实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学院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上好关键课程。要深刻把握国家教育方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学全过程,紧扣“双高建设”内涵要求,彰显思政课的主渠道育人功能。二是聚焦核心工作,创新教学实践。既要严格规范教学,确保课程开足开实,也要挖掘文化与地域特色,推动思政课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精准分析学情,赋能专业发展。要深入调研,精准分析教学需求,通过重构内容、创新方法,让思政课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四是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发展。青年教师要明确发展定位,做好职业规划,要在课程建设、科研项目、教学比赛中主动作为,通过分组培育、赛训结合等方式,提升整体水平。
培训结束后,老师们以教研室为单位围绕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展开热烈讨论,交流氛围浓厚。
本次培训内容系统、形式多样,既有政策解读与理论学习,也有经验分享与实践研讨,有效增强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和业务能力,为新学期学习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