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深浓,热血难凉。2025年11月1日至3日,篮球场上人声鼎沸,掌声雷动,校篮球赛燃起战火。这不仅是一场力与美的竞技,更是一次青春风采的集中绽放,完美诠释了当代城院学子“躺平不可取,奋斗正当时”的精神风貌。 中餐学院代表队获得冠军 智能制造学院代表队获得亚军旅游与服务学院代表队获得季军赛程紧密,战鼓催征。在短短三天内,从小组赛的初露锋芒,到交叉排位赛的强强对话,再到最终决赛冠亚军的激烈争夺,每一场比赛都是意志与技术的双重考验。冠军之战,堪称一场技术与意志的终极较量,中餐学院代表队与智能制造学院代表队决赛相遇,联手为全场师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最终,中餐学院代表队凭借更为稳定的关键球处理能力,锁定胜局,成功夺冠。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历来重视体育育人工作,校园体育氛围浓厚。此次篮球赛的举办,是我校持续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此类精彩赛事,继续点燃城院学子的运动热情,共同营造更加活力四射的校园文化环境!
为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10月27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举办“强身健体展风采 乐享运动向未来”——建校60周年教职工工间操比赛。学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林,党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郭翠花出席并担任评委,各学院、各处室师生代表观看了比赛。比赛开始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展示表演,整齐划一的动作、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赛事拉开精彩序幕。随后,各参赛队伍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亮相,伴随着激昂的旋律,教职工们精神饱满、动作规范、步伐铿锵,展现出扎实的工间操功底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共同上演了一场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运动盛宴。在教职工队伍比赛结束后,校啦啦操队带来活力四射的表演,动感的舞姿点燃全场热情,为参赛队伍加油鼓劲。经评委评判,最终文化与创意学院代表队获得一等奖,智能制造与海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代表队、中餐学院代表队获得二等奖,现代商务学院代表队、融媒体产业学院和行政部门代表队、旅游与服务学院代表队、西餐学院代表队获得三等奖。校领导和裁判员团队为获奖队伍颁奖,现场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收获成功的喜悦。此次教职工工间操比赛,既是对学校六十华诞的深情献礼,更是全体教职工强健体魄、凝聚力量的生动展现。未来,我校将持续开展多样化文体活动,助力教职工以更加强健的体魄和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
10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红馆红色教室召开部门工作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疆辉主持,全体教师参会。此次会议旨在进一步明确部门近期工作方向,统筹协调各项工作进度,凝聚发展共识,为推动部门高质量发展规划路径、汇聚力量。会上,王疆辉结合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家敏在“教师能力提升报告会”上的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部门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引领,全体教师要深刻把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重大意义,自觉在教学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二要压实育人责任,提升教学实效,各教研室要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功能,聚焦教师能力提升,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与学术交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公共课教师队伍;三要狠抓工作落实,形成推进合力,对标重点任务清单,强化过程管理与督导反馈,确保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执行、有评估。 会议对十月份部门各项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全面复盘,充分肯定各教研室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客观分析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细化部署,明确任务清单与时间节点,要求全体人员压实责任、闭环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此次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山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代表队首次参赛便创下佳绩,以1金1银、多项前八的优异成绩闪耀赛场,展现了城院学子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10月13日,潍坊市奥体中心见证了山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激烈角逐。作为首次参加该项赛事的新军,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派出的运动员们不畏强手,奋勇争先。烹饪专业2501班的李文同学在女子乙组标枪比赛中一举夺金,为学校赢得首枚省赛金牌,同时还在铅球比赛中获得第八名;食加2401班的陈羽涵同学在女子乙组铅球比赛中斩获银牌,并在标枪比赛中获得第四名;智造2403班的董凯航同学在男子乙组800米比赛中获得第四名,400米比赛中获得第七名。凭借出色的赛场表现和良好的体育道德,李文、陈羽涵两位同学荣获“优秀运动员”称号,玄鑫鑫老师荣获“优秀教练员”称号。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见证了运动员和教练员数月来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从零起步,到站上省级最高领奖台,城院田径队用汗水书写了一段传奇。每一次投掷,都是对技术动作千锤百炼的成果;每一次奔跑,都是对自我极限的勇敢挑战。这支年轻的队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我们虽然是首次参赛,但队员们展现出了不畏强手、敢于拼搏的精神风貌。”徐峰教练表示,“这份成绩单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展现了我们城院学子的风采。”首战告捷,是终点更是起点。我校将继续秉持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将体育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不懈努力。期待未来有更多城院学子在各类赛场上绽放光彩,为校争光!
为扎实推进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与政治素养,2025年10月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红馆红色教室组织召开了思政课教师教学业务培训。培训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疆辉主持,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培训伊始,聚焦“师德师风”建设,由丛淼老师带领全体教师重温《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行为规范和准则》。与会教师现场签订了意识形态工作承诺书,进一步强化了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站位和使命担当,为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分享交流”环节,杨鑫、郭娜两位老师分享了参加2025年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班的学习内容与心得体会,结合在研修过程中对思政课案例选取、全媒体时代发现故事的方法以及课堂结构化研讨的应用等问题的思考与感悟,为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前沿理念和创新思路,引发了在场教师的深切认同和热烈讨论。“集体学习”环节内容扎实、紧扣实际。邢子萱老师布置《大中小学爱国和国防教育共同思政课工作方案》;孙小俊老师领学“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思政大课备课组的教学反思与专家点评,为接下来打磨思政金课提供备课思路;刘琳老师传达了《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并就落实通知精神进行安排部署,以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最后,王疆辉带领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同时,对假期及开学以来的思政课教学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精准指出了在教学内容深度、教学方法创新及课堂实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学院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上好关键课程。要深刻把握国家教育方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学全过程,紧扣“双高建设”内涵要求,彰显思政课的主渠道育人功能。二是聚焦核心工作,创新教学实践。既要严格规范教学,确保课程开足开实,也要挖掘文化与地域特色,推动思政课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精准分析学情,赋能专业发展。要深入调研,精准分析教学需求,通过重构内容、创新方法,让思政课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四是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发展。青年教师要明确发展定位,做好职业规划,要在课程建设、科研项目、教学比赛中主动作为,通过分组培育、赛训结合等方式,提升整体水平。培训结束后,老师们以教研室为单位围绕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展开热烈讨论,交流氛围浓厚。本次培训内容系统、形式多样,既有政策解读与理论学习,也有经验分享与实践研讨,有效增强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和业务能力,为新学期学习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10月8日,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红馆迎来烟台二中高一(13)班全体同学,开展以“传承胶东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本次研学以“沉浸式体验+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理念,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行走的思政课堂,引导青少年学子在实景实感中感悟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在红馆文物展区与历史图片区,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驻足观看。革命先辈使用过的旧钢笔、泛黄的战地家书、磨损的支前独轮车,以及记载胶东抗战历程的老报纸、老文献,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的艰辛与坚守。讲解员将“胶东人民的抗争史”与“近代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相衔接,帮助同学们从一件文物、一个场景中读懂历史选择,让红色记忆真正入脑入心。随后,同学们观看了红色话剧《乳娘》片段,戴上VR眼镜线上参观胶东抗日根据地,让抽象的奉献精神变得真实可感。在问答和分享环节,同学们积极互动,围绕革命精神内涵展开讨论,并探讨如何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在场的家长表示,此次研学让思政教育走出了课堂、贴近了历史,沉浸式体验比单纯讲解更有感染力,真正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红馆为载体,开发面向不同学段的红色研学课程,让红馆成为传播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平台,为传承红色基因、筑牢青年理想信念贡献“城院力量”。
党建引领风帆劲 城银携手谱新篇
铭记历史使命 传承抗战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赴牟山社区开展“体重管理进社区”双报到活动
新学期,通识教研室这样教研~
“说课+磨课”双轮驱动 夯实思政育人根基——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新学期教研活动
创新教学模式 焕活体育课堂 ——体育教研室开展新学期教研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首场说课程展示活动
山东城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共建思政红色育人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