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应用新技术培训圆满结束!
8月2日至8月13日,本次培训由我院与行业领先企业联合举办,多名专业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全程参与,系统学习了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数据采集、边缘计算及网络安全的完整技术体系,为学院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注入新动力。
一、系统化课程体系,夯实工业互联网技术基础
培训严格遵循“基础-综合”渐进式教学路径,涵盖四大核心模块:
1. 设备应用与标识解析(培训师:李泽琨)
学员系统掌握设备硬件操作、RFID通讯协议应用、网关设备网络环境搭建及弱代码编程环境配置,完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基础实践。
2. 数据采集与通信技术(培训师:李泽琨、吕林虎)
通过西门子1500/1200PLC物联网网关通信、MQTT协议配置等实训项目,实现云边协同数据通信全流程操作。
3. 边缘计算应用开发(培训师:吕林虎)
重点学习PLC Web功能设置、用户自定义页面开发,并通过变量读写、数据图表显示、物流项目开发等综合实训,掌握工业边缘计算应用开发能力。
4. 工业网络与安全(培训师:谭启涵、边明月)
通过Wireshark协议分析、防火墙功能配置、NAT子网部署及双NAT连接等实践,构建工业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二、师生共学共研,教学相长促提升
培训期间,师生展现出浓厚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教师们白天跟进项目实操,详细记录技术要点;晚间开展教学研讨,将企业案例转化为适合课堂教学的实训项目。学生们珍惜实训机会,主动加练,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了从硬件配置到系统调试的全流程实践。
三、培训成果丰硕,助力教学改革创新
参训师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系统学习,不仅掌握了工业互联网前沿技术,更深刻理解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教师们已经着手将培训内容融入《工业网络技术》《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课程的教学设计,开发了多个模块化教学案例,为新学期教学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培训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加强校企合作,为培养高素质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