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烟台市首届博物馆学优秀成果评选的通知
各院系、各处室:
为加强我市文博行业创新发展能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市社科联、市文化和旅游局决定联合开展烟台市首届博物馆学优秀成果评选工作,由市博物馆学会具体组织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成果要求
1.申报成果范围:凡我市集体和个人取得的有关文物研究、博物馆学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包括学术著作、学术文章、课题 项目、调研报告、科普读物、志书、教科书、工具书、学术译著等,均可申报。
2.参评成果时限: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正式发表 或出版的学术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没有获得过省部级奖 励但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产生重大影响并被全国百佳出版社 出版的学术著作和CSSCI 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核心级别以上期刊、 SCI、SSCI、A&HCI、CSSCI 来源集刊、《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引用200次以上(网络引用不计)的成果也可申报。
3.每位作者只能申报一项成果(与他人合作不是首位作者的除外),每项成果只能申报一次,不准多渠道重复申报。
二、 申报办法
本次评选按照电子材料申报、书面材料申报、材料审核、专家会议评选、评委会审定、获奖作品公示、公布获奖作品、颁发获奖证书的步骤进行。申报流程如下:
1.电子材料申报
请申报者于2023年2月27日前,将以下申报材料电子版发送至邮箱:406918802@qq.com。成果原件电子版,作者基本情况介绍,成果被转载、引用、书评、消息、采用、领导批示等反响材料。外文类学术论文还需要提报全文的中文译文,外文类学术著作提报1万字以上的重要观点摘要中文译文。
2.报送书面材料
评选办公室在规定时间内对申报成果进行审核,并于2023年3月2日前电话通知申报者。通过审核的成果,请将以下申报材料于2023年3月2日至3月15日报送或寄送(以寄出时间或邮戳时间为准)至评选办公室,逾期不再受理。书面材料原则上不予退还,作为档案留存。
(1)《烟台市首届博物馆学优秀成果评选表》(见附件)一式三份,其中一份须经申报者所在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其它两份做匿名处理。匿名是指将成果中所有能透露出作者个人信息的内容进行遮蔽,如果有故意遗漏或遮蔽不严的,一经查实,取消当年参评资格。
(2)申报的成果
一式三份,其中论文、研究报告、决策咨询文稿需提交一份 原件和两份匿名复印件(包括封面、目录、内容);著作需提交一份原件和两份匿名原件。
(3)参评成果反响情况(自愿报送)
一式三份,其中两份匿名,一律装订成册。反响情况包括转 载、引用、书评、消息、县(市区)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部门及中 型企业以上单位(大中型企业标准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 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界定,具体认定指标以企业所在地工 商或税务等管理部门出具证明为准)采用(需提供被采用的文件、方案等原件物证,并标注被采用内容)、省级以上党政领导批示(需提供领导批示复印件或领导所在单位证明)、科普类著作印数(以版权页标明印数为准,多次印刷的需提交各次版权页,或出具《图书印刷委托书》)等。课题类成果反响情况装订时,以下两种用于查新的反响材料集中放在前面,以便客观赋分查找:一是以著作 形式结项的,其最高等级出版社出版的(或反响最大的)成果的反响材料;二是以论文形式结项的,其最高级别刊物发表的(或反响最大的)论文的反响材料。课题其它反响材料放在后面。
(4)查新报告(自愿报送)
申报成果的烟台市首届博物馆学优秀成果查新报告一式三份,两份匿名。
(5)文本复制检测比报告单(自愿报送)
申报成果的文本复制检测报告单复印件一式三份,两份匿名,申报者在实名首页手写签名。
(6)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
申报者(第一作者)个人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一份,请注明“烟台市首届博物馆学优秀成果评选专用”字样。
(7)外文类成果加报材料——中文译文
论文需报全文的中文译文;著作需报1万字以上的重要观点摘要中文译文。 一式三份,两份匿名。
(8)课题类成果加报材料——立项书和结项书
课题类成果需提交立项书和结项书原件、复印件(一式三份、 两份匿名),省社科联结项优秀课题出具优秀证书原件、复印件(一式三份、两份匿名),原件经审核后一律退还。
(9)著作类成果加报材料——CIP核字号网上检索页
著作申报者做CIP核字号验证后,提交检索页打印件一份并手写签名。
3.成果公示、发布
专家评审后的获奖名单,经评委会审定后,网上公示5个工作日后发布最终结果。
4.颁发证书
拟于2023年5月18日颁发获奖证书。
三、联系方式
资料报送至诚悦楼201室院士工作站,联系人徐玲燕,联系电话0535-2938797。
附件:关于开展烟台市首届博物馆学优秀成果评选的通知
教务处
2023年0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