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城院首页

深耕教学展风采,砥砺前行启新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新学期说课程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的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全体教师对课程的认知与把握能力,实现“人人能说课,人人会讲课,人人讲好课”,2月14-18日,教务处组织开展了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示范说课活动,活动全程直播录像保存并发送给全校教师仔细研究,以期为全校教师开展说课提供学习借鉴思路。2月19日,各二级学院按照校长刁洪斌的指示,积极响应教务处号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业说课和全员说课”活动。本期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说课活动,活动涵盖多轮次、多形式的深度研讨与展示,为新学期教学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老携手展实力,经验互鉴促成长

2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红馆VR党建思政教育实践中心举办了首场“说课程”展示活动。此次活动由办公室主任郗连营主持,各课程备课组长以及2023年和2024年的新进专职教师参与展示。学校内训专家教务处副处长李海霞、教务处徐玲燕老师全程指导督查,马院全体专职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其中,共同见证教学风采与课程设计成果的精彩呈现。


c1ddb76d90a97f1416d646e95c0b292c.png


活动初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疆辉带领全体教师深入学习刁洪斌校长在学校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示范说课活动上的讲话精神,并依据讲话内容对本次说课活动提出了具体且明确的要求,为后续的展示与交流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备课组长和新进教师按抽签顺序进行说课程展示。他们紧密围绕所授课程的专业特性,深度融合 “职业性” 与 “岗课赛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旨在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教师们还巧妙地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扎实的职业素养,真正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同频共振。在教学设计方面,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成为亮点,VR 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先进模式纷纷亮相,不仅增强了课堂互动性,还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部分教师更是分享了利用信息化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宝贵经验,精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展现了教学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8b5c47b1ad84b699375eab49391a7b62.png

b55d4ebd4ce8dee4f74d19f8e2c2067b.png

304cd99cc4681aadc5dd577a90d48cfc.png


展示结束后,王疆辉、李海霞和相关教研室主任对每位教师的说课展示进行了专业、精准的点评指导,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专家们着重强调课程设计的创新性与实用性,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思路,为教学改革持续注入活力。这场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借助内训专家和教研室主任的指导督查,教师们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均实现了全面提升。

躬身深耕齐发力,特色教学绽光芒

2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了以教研室为单位,全体专兼职授课教师参加的说课程展示暨新学期教研活动。

“说课+磨课”双轮驱动,筑牢思政育人阵地

思政教研室以“全员教师说课程”与“共同打磨开学第一课”两大主题为核心,开启了思政教学的深度探索之旅。周炳军、张嘉艺、宋晓琴三位教师分别围绕毛概、德法、习概课程进行说课展示。他们结合丰富的教学实践与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了诸多创新理念。“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混合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借助AI赋能高效课堂,为教学注入了科技力量;“践-思-学-悟-行”五步教学法,则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学习路径,为思政课程改革提供了宝贵思路。


7d673a5d9467da7e212bb628854133b5.png

(张嘉艺说课程)


五个思政备课组(习概、毛概、德法、党史、形策)分组开展“开学第一课磨课”活动。各备课组围绕“如何上好第一课”展开深度研讨,通过“集体备课—模拟授课—互评优化”三环节打磨教学细节。在磨课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建言献策,从时政热点的引入、思政元素的挖掘、课件排版的美观性、语言表达的精准性、课堂节奏的掌控性,逐一推敲打磨。大家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力求每一堂课既“有高度”——体现学科前沿和理论深度,又“有温度”——贴近学生实际,激发情感共鸣,确保课堂内容既严谨科学,又生动有趣,为学生带来高质量的课堂体验。

聚焦政策引领,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

通识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山东省教育大会会议精神等文件,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在说课程展示和磨课环节,大学语文、传统文化、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劳动与安全课程教师纷纷展现教学风采。大学语文和传统文化课程老师分模块细致化讲解,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挖掘传统文化内涵;高等数学课程老师结合相关数据准确分析学情状况,并提出提高数学课程学习效果的有效解决方法;大学英语课程老师从整体布局入手,利用数字化软件辅助学生学习,提升学习效率;劳动与安全课程老师结合学生专业特性,将劳动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各备课组围绕“开学第一课”磨课研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案例,做到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


e0b80afa73ec909a4fe3be4e1733aae0.png


创新教学方法,激活体育课堂魅力

体育教研室的四位教师分别围绕篮球、健美操、太极拳等课程进行说课分享,充分展现了公共体育课程的多样性与创新性。在篮球课程说课中,徐宗印老师提出“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专业水平学生设计职业体能靶向训练方案,满足了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宁况况老师则聚焦课程思政融合,借助篮球赛事中的拼搏精神、规则意识等元素,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价值观,并引入数字化教学工具,实现对学生运动数据的追踪与精准指导。王亚楠老师在健美操课程说课中,将流行音乐、时尚动作与传统健美操巧妙结合,通过小组创编、舞台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创造力,同时融入优化体态、塑造自信等美育内容,助力学生提升审美素养。初宇驰老师以“弘扬传统武术,涵养身心和谐”为切入点解析太极拳课程。课程不仅涵盖24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还深入阐释了太极拳对调节身心健康的科学价值。此外,初老师融入传统文化故事,让课堂兼具文化厚度与趣味性。


558893d8d9a5f8ae876aa5bf3de29d88.png


展望未来:持续奋进,铸就辉煌

此次多轮次、多形式的说课活动,是一次教学经验的深度交流,更是新学期教学提质增效的有力开端。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推动推动思政课、公共基础课协同创新,不断探索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模式,引入更多实践案例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通过组织教学比赛、开展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持续提升育人成效,为培养新时代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贡献马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