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城院首页

抗战时期中共推动青年统一战线的路径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了青年统一战线的领导与推进。青年运动是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立青年统一战线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一环。1937年4月,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从不同角度发表讲话,号召青年团结起来,同全国人民一道,战胜日本侵略者。大会通过了《目前政治形势与青年救亡运动任务的决议》与《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章程》,决议指出西北青救会的中心任务是“一切为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而奋斗”,章程规定了西北青救会的性质和宗旨是“团结西北和全国青年,建立不分阶级、党派、民族、信仰的青年统一战线”。由此,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时期关于青年统一战线的方针基本形成。

凝聚青年:根本改造共青团为青年群众性组织

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始终发挥着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的积极作用,并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或改造。抗战爆发前,中共中央在接受“国际意见”和顺应抗战形势发展的情况下,作出改造共青团的决定,以期建立广泛的、稳固的青年统一战线。1936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青团改造工作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提出“根本改造青年团及组织形式,使团变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形式”,规定了改造共青团的具体措施。根据这一文件要求,中央和地方团组织的改造工作全面展开。到1938年底,经过近两年的改造工作,除部分游击区,共青团的组织形式、工作方式实现全然改变。共青团被改造为各种形式的青年抗日救亡组织,总的名称是“青年救国会”,活跃在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的组织有青年抗日先锋队、青年游击小组等,国统区公开或半公开的组织有民主青年协会、新民主主义青年社等,沦陷区如南京的青年互助会、北平的三一读书会等则秘密进行活动。在敌后革命根据地青年救国会的组织下,广大青年有的直接走上抗日战场,有的通过张贴标语、创办墙报、文艺汇演、协助办学等形式,开展抗战宣传或拥军优抗工作。抗战爆发前两年,仅陕甘宁边区青年救国会就动员组织了两万多名青年参军支前。

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共产主义青年团(1922年5月建团时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月团的三大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由团结凝聚中国无产阶级青年的政治组织,彻底转变为真正地包括工、农、小资产阶级青年以及一切反帝青年的群众性组织,为凝聚各界青年汇入抗日战争之中敞开了大门。共青团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的蜕变,杜绝了脱离各界青年群众、变成狭隘组织的危险,契合广大青年参与抗战与发展自我的实际诉求,为他们在民族革命运动中团结斗争提供了稳固的组织保障。

教育青年:创办各种类型青年人才培养学校

全面抗战时期,为肩负抗战救国的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确定国防教育为高等教育的方针与政策,即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因而,中国共产党不仅在组织层面号召全国青年团结起来,还注重通过创办各种类型高等学校,培养青年投身抗战事业的技能。创办的学校主要有:军事类学校,培养军队所需的军事、医务、技术人才,如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八路军军政学院、八路军医科大学等;党务工作类学校,培养理论研究、党群工作方面的人才,如西北党校、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中国女子大学等;综合类学校,培养适应抗战与推动根据地建设的人才,如陕北公学、延安大学、华北联合大学等;其他专业类学校,培养教育、科技、文艺人才,如鲁迅艺术文学院、鲁迅师范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等。这些学校按照国防教育的方针与政策,建立新制度、设立新课程,为长期抗战培养了大量人才。对此,通过培养综合类人才的陕北公学便可见一斑。

陕北公学是在中央直接领导和关怀下,为培养大批抗战干部而创建。首先,关于学校性质。《陕北公学实施国防教育的经验与教训》表明,陕北公学“是坚持抗战到底”“是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学校。正如时任校党组书记罗迈(李维汉)说:“陕公是一个统一战线的学校,集合了各阶层、各党派、各界的青年。”其次,关于课程设置。在为期四个月的普通班中,陕北公学开设“社会学概论”“游击战争”“民众运动”三门课程,还专门开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课程,讲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对各阶级的政策等内容。再次,关于授课教师。除了从全国调集的知识分子担任教师外,众多中央领导同志到陕北公学授课。毛泽东多次到校讲课、题词、作报告,曾给予将要奔赴抗战前线的毕业生“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游击战争以及革命中心的团结。最后,关于校风校纪。学校逐步树立起“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革命作风,团结即统一战线作风,要求学校师生不分党派、不分阶级为抗战而团结合作。总之,这一时期创办的各类人才培养学校,给予了青年必要的革命理论与实践技能,推动了青年统一战线的发展。

引领青年:运用《中国青年》凝聚思想共识

《中国青年》作为共青团中央的机关刊物,创刊之始便以“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为办刊宗旨,后因大革命失败而停刊。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不断采取经济、政治、文化等措施,大举进行劝降活动,企图瓦解人民群众的抗战意志。为推动青年运动进一步发展,中央认为需要有专门的宣传媒介,贯彻关于建立青年统一战线的方针,使青年认识到只有实行不分信仰、不分党派的自愿结合的原则,才能走向真正统一战线的道路。1939年4月,为迎接“五四运动”二十周年,《中国青年》在延安复刊出版,以加强青年思想引领。

由于当时全国范围内的青年统一组织还未完全形成,《中国青年》肩负着引领各派别、各阶层、各领域青年的使命,从突出主题、厚实内容、增设栏目而展开。其一,突出引领主题。冯文彬在《发刊词》中即点明了“团结抗战”的主题,在第一期刊登冯文彬的《关于不同地区的青年工作》、孟奚与光和的《全国青年团结起来》、朱德的《青年要学会打仗》等作品中都贯穿了这一主题。第二期“五四特辑”刊载了毛泽东、林伯渠等人的文章,认为现阶段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五四运动”的新发展,希望全国青年做到“团结抗战”,完成“五四运动”未竟的斗争任务。其二,厚实引领内容。紧紧围绕“团结抗战”的主题,《中国青年》遵循兼顾中央政策与地方实践、观照国内革命与国际环境的原则,刊发内容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形势、总结各地青年工作经验为主。其三,增设引领栏目。《中国青年》第一卷第一期刊发作品主要以探讨青年运动的文章为主,往后陆续增添了漫画(如《春耕》《栽植》)、小说(如《西班牙,甜蜜的果园》《给儿子阿郎》)、报告(如《恋爱与结婚》《关于三民主义的认识》)、论坛(如《吴玉章先生的二三事》《宪法常识》)等栏目,其中第一卷第二期后专门开设“信箱”栏目。《中国青年》成为引领青年运动的重要思想阵地,尤其是对教育引领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村青年具有良好效果。因边区物资匮乏,《中国青年》仅连续出刊二十六期后再次被迫停刊。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青年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战的背景和趋势下,充分尊重青年、信任青年、关心青年,通过改造共青团以团结凝聚青年、创办学校以教育培训青年以及利用党报党刊加强思想引领,推动青年统一战线逐步建立起来。青年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工作摆脱了“关门主义”的束缚,凝聚了大量青年参与抗战,历史性地将青年运动汇入民族解放运动之中,进而推动着青年运动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团结报作者: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