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六防”系列教育提纲之——防人身伤害
一、学生人身伤害的表现
归纳起来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风险有如下几个方面:
1、交通事故带来的人身伤害事件。如去年武汉某大学集体外出旅游出现的交通事故造成多名大学生死伤惨剧。
2、来自社会的风险。学生对社会了解甚少,防范意识淡薄,造成人身伤害事件。如某学校女生放假期间通过网络联系到一家教业务,谁知道遇到了变态狂,第一天上门服务就失踪了,后来几个月后才发现早已魂归西天。
3、恋爱失败引起的凶杀与殉情。除了近期传媒大学同归于尽的案例,也有很多因双方恋爱失败,一方把愤怒转化到另一方,把对方或其恋爱对象致于死地的案例,前年某校就有连续2件这样的案例。
4、粗心大意造成的偶发事故。经常见诸报端的是学生因到凉台收拾衣物或跨窗进入另一房间造成失足坠落,因而发生惨剧。
5、因与同学发生矛盾或个性孤僻发生的伤害事件。典型的如前几年云南大学马家爵杀人案、中国矿业大学放射物伤人案等等。
6、因上网成瘾或学业失败造成的悲观厌世进而发生的悲剧。
二、大学生被伤害的原因
1、社会上特别是校园周边存在许多治安复杂场所,如网吧、游戏厅、小饭店、小旅馆等,学生如果进出这些场所,易因小的纠纷引发被打、被伤害或遭无端寻衅受到伤害。
2、极个别外来人员到校园寻衅滋事,殴打学生,使学生受到伤害。
3、学生之间由于不注意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影响他人利益,又不能以礼相待,不能保持冷静克制,由口角、谩骂发展到打架斗殴受到伤害。
4、个别学生因一些矛盾处理不好,相互忌恨成仇。
5、个别学生发生恋爱纠葛,爱不成便生恨,爱人不成成仇人等。
三、如何预防伤害,确保人身安全
1、生命重于一切
人身安全是头等大事,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学校各单位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讲座,加强安全自救、自我防护常识指导,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汇报,建议进行排查、处理;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不断提高自身排险自救能力;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关爱生活、关爱生命,树立生命重于一切的观念。
2、尽量避免与他人发生摩擦
第一,以诚相待。以诚实、真挚的态度对待他人,获得对方的信任和理解。
第二,与人为善。只要我们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就可以调节矛盾,友好相处。
第三,善于体察与知微渐著。在与人相处之间,要做有心人,善于体察别人的心境,采取不同的方式,使他们感到你的善意与温暖。
第四,宽宏豁达,不计小是小非。常言说“将军额头跑得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要为了些小事斤斤计较、僵持不下,甚至拳脚相加。同时不失原则性和正义感。
3、避免激化矛盾
第一,冷静克制,切莫莽撞。无论矛盾产生是哪一方面引起,都要保持冷静,决不可激动意气用事。
第二,避免过激的言语和行为。矛盾纠纷大多是由口角引起,俗话说“祸从口出”,因此在产生矛盾后应把握言语的分寸,说话平心静气,不可恶语伤人,更不可拳脚相加。
第三,依靠组织解决问题。遇到矛盾冲突无法化解时,应向组织和辅导员汇报,并积极配合做好工作。
4、妥善处理同学之间的冲突
第一,悉心观察。一是观察其情绪变化及行为举动,因势利导,尽量稳定其情绪。二是观察周围可能被其利用的攻击性工具,尽可能机智的转移至安全的地方,避免被其利用。防止暴力事件的发生。
第二,找出其暴力倾向产生的原因,因势利导,对其进行耐心劝解。
第三,及时汇报。向相关老师及时反映情况,配合老师一起开导有暴力倾向的同学。
5、冷静对待同学邀帮助报复他人。
首先,自己要端正态度,保持冷静,摈弃“哥们义气”的陈旧观念,拒绝参与报复他人的行动。
其次,劝说并极力阻扰制止。应因势利导,让当事人懂得“冤冤相报何时了”,“退一步天空海阔,让三分心平气和”的道理。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告知其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用合法、合理的渠道去解决问题。
再次,在自己劝说阻扰无效的情况下,应及时通知相关老师和有关领导、组织,集体对该同学进行说服教育。
6、积极制止打架斗殴
打架斗殴现象已成为校园里的一颗毒瘤,它不仅扰乱学校秩序,败坏风气,而且会影响学校的声誉,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当遇到他人打架斗殴,应当采取积极的措施,制止这种恶劣行为。
首先,我们应当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能视而不,更不能起哄围观。
其次,视当时的形势,若双方人数较少,可以自己或与同学一起上前劝阻,化解冲突;若双方人数较多,甚至携带凶器,应马上通知学校保卫部门,紧急情况下应拨打110报警,及时制止事态的扩大。然后,通知相关老师。
7、防范不法分子的袭击侵害
第一,增强防范意识,保持高度警惕。
第二,讲究防范策略,防止事态恶化。
第三,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充分依靠组织和集体的力量,制止违法犯罪行为。
第四,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面对流氓滋事,要注意留心观察,掌握证据,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8、应对校外人员寻衅滋事
对于校外人员的寻衅滋事,除学校的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的公安机关等组织力量防范和打击外,作为大学生遇到此种情况也应当做到如下两点:一是应当从思想上认识到,做为大学生,有义务对这种滋扰行为进行抵制和制止。二是一般情况下,在校园里遇到不法之徒闹事,要敢于出面制止,或者将流氓分子扭送校保卫处,或者打110报警,以便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予以惩办。